健康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宣教 >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知识 >
“中风”防治六大误区,赶紧对照自查!
作者:    日期:2020-11-09 11:43:00    点击:

近期,全国各地的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基地医院相继启动院内外的筛查项目,很多居民主动要求参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或到就近的医院进行筛查。这一方面反映了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脑防委组织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利国利民,深入人心。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在日常的一线临床工作和脑卒中防治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现老百姓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不仅影响了健康,还延误了治疗。在此,我们总结出六大最常见的误区,并一一解读,希望能帮助您真正远离“中风”。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才需要进行脑卒中筛查

 
 

原则上,超过40岁的人都需要进行筛查,其实青年人卒中发病率也很高,而且在我国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居高不下,导致中青年脑卒中的原因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劳累、应酬多以及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病,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静脉血栓,颈动脉夹层,心脏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房粘液瘤、先心病等都可以导致青年脑卒中。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八大类,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运动、明显超重和有脑卒中家族史。在这八大类危险因素中,患者只要具备其中一类就应该做筛查。

 

 

 

 

 
 
 

误区二脑卒中筛查就是一般的健康体检

 
 

脑卒中筛查是对长期吸烟、喝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相关检查,以阻止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进一步发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主要筛查项目包括:评估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液检查、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等等。

 

脑卒中筛查的正确步骤应是,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现场筛查点或到医院脑卒中筛查门诊做完脑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常规进行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如有必要再做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凝血四项、血沉及脑血管超声波、心电图等检查。查完后如有需要,再做脑血管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

 

综合两方面的筛查,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且危险系数较高的病人,要接受药物干预和生活指导,危险系数较低的病人可以只进行饮食、运动方面的调整。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病人要定期去复查,普通病人3个月一次,接受药物干预的病人则每半个月或1个月一次,医生将根据药物的副作用调整用药。

 

 

 

 
 
 

误区三: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高血压会对心脏、脑、肾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血压控制越早,越能减少重要器官的损害,远期的预后才越好,如果等并发症出现才用药,那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治疗,经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后可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但一般是需要长期用药的,如果终止治疗,血压还会升高。如血压水平较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或停药,并需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趋势,立即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继续应用降压药物。

 

 

 

 
 
 

误区四:阿司匹林有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

 
 

由于担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些患者不能坚持服用,总是吃吃停停,这样做是错误的。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与其治疗作用相比,副作用发生比例非常低。

 

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来防治脑卒中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有关:阿司匹林在体内的分解产物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的作用。但由于血小板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诞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只有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所以对于有动脉硬化而且没有用药禁忌症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误区五:按时服用降脂药就能使血管斑块缩小

 
 

斑块形成的机制比较复杂,不是所有斑块对药物治疗都起反应。虽然研究表明他汀药物可以稳定斑块,有一些斑块可能会缩小,但是大部分不会缩小。其实只要斑块稳定没有溃疡或脱落就不用担心。

 

总之,调脂治疗应在非药物治疗(低盐低脂+运动)基础上,根据血脂异常类型、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调脂治疗的目标来选择调脂药物。在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他汀的作用,做到早期、足量、合理使用。尽早使用调脂药,起始剂量应充分。另外,对于介入术后或搭桥患者,强化降低胆固醇治疗,比常规剂量有更大获益。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6个月)检测血脂。患者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首要步骤,必须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戒烟、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等。

 

 

 

 
 
 

误区六血脂正常了就不用吃降脂药

 
 

在门诊经常有人会问,“我的血脂都正常了,是不是不用吃药了? ” 这点请大家千万要注意,首先,你现在正常的血脂是服药后降下来的,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在不断地代谢生成,如果没有药物控制完全可能再升高。因此我们要求如果血脂控制在目标值以后,一定要继续、长时间地用药,但用药剂量可以根据降脂幅度、肌酶谱、肝功能的状况酌量减少,动态调整用药。至于降脂药什么时候减,怎么减,最好到正规医院去看一下,绝对不能私自停药。

 

其次,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并非就不需要治疗,因为对血脂指标的要求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化验单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在≤3.12mmol/L,而如果患者已出现斑块,就应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2.6mmol/L以下;若患者出现血管狭窄、不稳定斑块或伴有代谢综合征,血脂则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需降到1.8mmol/L以下甚至更低。

 

血脂是各种高危因素中与颅内动脉狭窄严重度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众所周知,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他汀类降脂药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能够稳定斑块并逆转斑块,发挥该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严格降脂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脑心健康管理随访门诊
- CONTACT US -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脑心健康管理随访门诊,是由脑心健康管理师和卒中专科医生共同出诊的专科门诊,旨在为卒中患者及卒中高危人群就诊提供全流程服务和规范预防指导,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诊疗内容
1.脑卒中患者复诊及危险因素的管理指导。
2.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健康方式的培养、危险因素的预防指导。
 
【门诊开放时间
每周星期四上午
 
门诊地点
医院门诊楼412诊室
 
【联系方式
0731-85232386,19918831825(王晓华  中国脑心健康管理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24小时卒中专线:0731-85230179

 

 

供稿:省卒中防治办 邓飞萌

编辑:石荣

审核:程杰



医院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涂家冲)427号
总值班电话:0731-85232209
24小时急救:0731-8523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