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士,我觉得帮助病人和家属消除“病耻感”才是让精神病人得到治愈的前提,而消除“病耻感”则需要我们社会大众消除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被爱,被尊重。
我们科室有一位总住院时间为一天的精神病人,是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从农村一路打拼到了大城市,最终找到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半年前他在工作中与人发生过争论,后出现失眠、少食,怀疑单位领导存心与他作对,每次在单位进餐后均感觉有头痛、头晕,怀疑是领导在食物中放毒加害于他。入院前一个月,他听到脑子里有一个杀手要来追杀他,并且命令他“不许反抗”,走在街上发觉“处处有人跟踪”。
毋庸置疑的是,他有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而且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是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坚决不愿意接受任何治疗。我听到他哭着对父母大喊:“我是一个正常人!你们却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如果让别人误解我有精神病,就等于毁了我一辈子!大家都会觉得我就是一个疯子,要是不让我出院,我一辈子都会恨死你们!”他的爸妈隔着病房门,也在哭泣着,我知道他们的那种心疼,优秀的儿子患上了精神病,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我们安抚了他的父母,因是封闭式的精神病房,不能留家属陪同,做完宣教后请家属离开了病房。
谁知我中午下班时,这对老人家还在病房门口,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说还想在这里陪陪儿子,我简单的安慰了他们几句。中午来上班的时候,却得知两位老人强烈要求儿子出院。我想无奈、担忧、纠结的这对老人家一中午都徘徊在病房的门外,终于,他们坚持不下去了,他们实在是不愿意让儿子“成为”精神病人,而且也无法承受儿子一辈子都怨恨自己,最终不听我们的任何劝告带着儿子出院了。之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们。病人和家属终究被"病耻感"打败,放弃了治疗的机会。
无独有偶,前者是拒绝入院,而后者则是拒绝出院。小王在我们科室住了整整三个月,精神症状得到了控制和稳定,这天他的奶奶要来接他出院了,与其他病人的喜笑颜开不同的是,他有点愁眉苦脸,他不肯回家了。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回家以后爸妈不在身边,也没有人管我,更没有人像你们一样跟我聊天,我在这里挺好的,大家都和我一样。回家以后周围的邻居都对我指指点点,冷嘲热讽,我出去以后也不知道该干嘛,我不想回家。从好的方面来说,小王在我们科室找到了归属感,但是从另外一面来看,小王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很多病人出院后,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不得不忍受周围人的“有色眼镜”,有些人甚至因此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疾病的折磨已经让他们身心陷入困境,而偏见和歧视让他们承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
其实,刚轮科到精神科时,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病耻感”。我羞于向大家说我是一名精神科的护士,朋友也会经常就此取笑我,弄得我一脸尴尬。但是和精神病人相处久了,我开始正确的认识精神疾病,我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美好与善良,我慢慢的消除了这样的“病耻感”。我开始对周围的家人朋友诉说精神病人的艰难与可爱,我开始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我们和精神病人的互动活动,我开始在院报上面记录咱们精神科的故事。我衷心地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我都会尽力对病人和家属做宣教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精神疾病,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精神疾病。
十月十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一个不被很多人所知晓的节日,而精神病人和精神疾病仅仅在这一天在政府部门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大家知晓和关注。其实,因为“病耻感”使得很多新发病人不愿意及时接受治疗,痛失治疗机会;因为“病耻感”使得康复病人难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然而,要战胜这种深深的"病耻感",仅仅凭借病患及家人改变观念态度,并不能改善精神病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我希望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从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精神疾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愿精神病人像普通人一样被爱,被尊重。